金桂飘香,秋意无边。10月27日下午,飞云教育学区第一次数学教研活动在瑞安市仙降中心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王必华老师主持。参与活动的有飞云教育学区各校二、四年级的数学教师以及仙降中心小学的数学老师们。
第一节课是由瑞安市仙降中心小学的谢洁老师带来的素养课堂《直线、射线、线段》。本节课,学生对“无限延伸”的理解和表征是学习的难点。谢老师通过四次画直线活动并结合学生的想象,在辨析中丰富“无限延伸”的表象,感悟“无限延伸”的本质。让学生对“无限延伸”的的认识从模糊慢慢走向清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有了“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的铺垫,谢老师从“射线”名称出发,让学生根据“射”这个字猜一猜射线的特征,让学生感受到射线有一个端点,另一头无限延伸这一特征。最后,谢老师设计多层次的练习,精心设计、分层推进,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的同时推进思维的发展。
第二节课是由瑞安市阁巷小学的陈英懿老师带来的素养课堂《时间的认识》,课伊始,陈老师利用几何画板将有刻度的直尺弯曲变成了一个钟面。将抽象的钟面与学生熟悉的直尺联系在一起,为后续学生对大格、小格的理解及关系打下基础。接着,陈老师把1小时时针与分针的运动轨迹用弧线表示出来,让学生更清楚的观察到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的现象,理解1时=60分。然后,陈老师通过3个钟面进行进一步探究,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认读时刻的方法。在练习环节,陈老师通过趣味练习“时针”到哪儿了,通过几何画板确定分针的位置请学生想象时针的位置活动,动态认识时间,突破时针与分针运动时的位置关系这一难点。
瑞安市云周中心小学的谢梦圆老师对《线段、直线、射线》进行课例解读。谢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解读。教材分析环节,谢老师通过对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教材进行横向对比,从内容编排、情境引入、探究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对比说明。学情分析环节,谢老师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课例分析环节,谢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本课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肯定:①以画促教,感受直线的无限性。②以名促思,加深射线特征的感悟。③以练促学,层层推进思维发展。
瑞安市阁巷小学陈玲敏老师的素养评价《理解刻度本质,动态认识时间》,从教材分析、课例解读和个人启发三个方面对《认识时间》这节课进行解读。教材分析环节,陈老师从新课标要求,教材的编排,教材的梳理三个方面对本课教材进行深入解读。课例的解读方面,陈老师从三个方面肯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有效性:①灵活导入化直为曲,直观度量感知时间。②合理使用教学方式,深度体验知识建构。③精心设计练习形式,动态认识时间变化。在个人启发方面,陈老师指出,像时间这样抽象的概念,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观察、探索的基础上,突破教学难点。
瑞安市仙降中心小学的胡璐翔老师的观点报告《基于核心素养“量感”的小学数学教学》从量感的内涵和量感的培养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量感的内涵方面,胡老师从《数学课程标准》的定义出发并结合课例从五个方面阐述量感的内涵。量感的培养方面,胡老师结合课例从三个方面展开说明:①重视对单位量的感知,形成单位量感。②增加对量感的深度体验,形成具身经验。③开展丰富的估测活动,精准完善量感。胡老师的观点报告,对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有所启示。
最后,飞云教育学区数学教研大组长王必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王老师对本次素养课堂、课例分析、以及观点报告的老师进行点评,并充分肯定了五位老师的辛苦付出。王老师指出,网络上有许多学习新课标的素材,希望老师们重视自身的提升,多学习,多反思。
教育是慢的艺术,若想真正感受它的乐趣,必将经历一番春华秋实的磨砺。相信我们飞云教育学区的数学教师们定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来源:飞云教育学区 撰稿:仙降中心小学叶君君 审稿:陈键